“亲爹亲手送儿子上路配资网上开户,这操作是不是太狠了?”,没办法,谁叫他生在帝王之家。

1615年八月,赫图阿拉暴雨倾盆,在当时也发生了一件大事。一道闪电撕裂夜幕,一下子便照亮城外死牢中那具裹着白毡的尸体。此人正是长子褚英,年仅36岁,被亲父下令缢杀,令人唏嘘。没葬礼,没墓碑,连名字都被从族谱上抹掉,仿佛他从未存在过,那么努尔哈赤为何要除掉他呢?
究竟是父亲的冷酷无情,还是儿子的自甘沉沦、自己找死?
要知道,褚英绝可不是温室中娇养的矜贵公子,他可是在血雨腥风里拼杀,在刀光剑影中摸爬滚打,是从生死边缘闯出的铁血狠角,浑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气。在他四岁那年,努尔哈赤刚拉起十三副铠甲起兵,就把儿子绑在背上,一头扎进白山黑水的乱世之中。别人家孩子还在玩泥巴,他已经在马背上听战鼓、看人头落地。

19岁之时,他便第一次独立带兵,他一口气端掉20多个寨子,打得敌人闻风丧胆,看看这就是褚英的能力,不得不说他的能力的确是强得可怕。努尔哈赤乐得合不拢嘴:“这小子,天生就是块打仗的料!” 于是当场赐号“洪巴图鲁” 翻译成今天的话,就是“战神本神”,足见父亲努尔哈赤对他的认可。
27岁时,在乌碣岩一役,他与弟弟代善并肩作战,战绩那可是打得非常的漂亮。以数千之众直面乌拉部逾万大军,凭借非凡胆识与卓越谋略,力挽狂澜,铸就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。努尔哈赤龙颜大悦,于是又加封其为“阿尔哈图土门”。这个封号可不简单,寓意深远,意为“有勇有谋的贝勒”。褚英到了32岁之时,努尔哈赤直接把国政大权交给他,明白人都知道,这个操作就等于明说:“以后这摊子,你来扛,由你来顶。”
如果按照这个剧本来发展,那简直稳得不能再稳:嫡长子、战功赫赫、老爹力挺,妥妥的天选之子,简直是一点毛病都没有。可偏偏,褚英是个“直肠子”,不懂政治不是打打杀杀,而是人情世故。

他一上位,干的第一件事不是拉拢人心,而是搞“忠诚测试” 逼弟弟们和开国元老对着老天爷发毒誓,必须效忠自己。他这个操作简直就是自己在作死,在分战利品之时,好马好牛好奴隶全往自己怀里搂,而给他的弟弟们分点边角料,大臣们就更可怜了,他们连汤都喝不上。更离谱的是,他还当众撂狠话:“等老汗王一走,谁不站我这边,全家都得陪葬!”
明白人都知道,如果真的按照褚英所想,那么不但他的弟弟会遭殃,甚至连不少大臣都得牵连。除此之外,大臣们可不是傻子,那五大臣是谁?他们可不是别人,他们是跟着努尔哈赤从草根一路砍到王座的老兄弟;四贝勒个个手握重兵,战功不输他半分。谁愿意把命交到一个动不动就喊“杀光”的愣头青手里?

于是,怎么办呢?“反褚英联盟”火速成立,他们谁也不愿意拿自己的老命来开玩笑。五大臣连夜起草“十宗罪”举报信,条条见血:专权跋扈、结党营私、威胁宗室、动摇国本……除此之外,四贝勒更是集体跪在努尔哈赤面前,哭着求:“为了后金江山,您得管管他啊!要不然真的就完了。你说说,这种情况让努尔哈赤怎么办才好?”
面对君臣建议,努尔哈赤一开始还想保儿子,毕竟褚英确实是一个人才。他把举报信拿给褚英看,意思很明白:认个错,服个软,这事就翻篇了。结果褚英把信一摔,冷笑:“我是嫡长子,江山本就是我的!他们不过是蹭我爸的光罢了!”这话,等于亲手给自己钉上了棺材板,你说说,是个正常人,谁会和褚英一样,这么干?
1613年,努尔哈赤彻底心寒,削去他所有权力,关进高墙死牢。那地方,两丈高的石墙,顶上还罩着铁网,送饭靠一个小孔,连阳光都照不进来。就这样,褚英从一人之下、万人之上,跌到连狗都不如的囚徒,褚英彻底崩溃,只不过这个时候的他,已经来不及改了。

据说他在牢里天天用铜盆敲墙,一边哭一边唱女真古调,声音凄厉得守卫都不敢靠近。他还绝食七天,拿头撞墙,满脸是血。在这个期间,努尔哈赤心软,去看过他两次,但是仍然没有放过他的意思。只不过,在努尔哈赤最后一次看望褚英之时,为了活命,褚英跪着哀求:“给我300死士,我去打辽阳,用命赎罪!这样行吗?”
当时的努尔哈赤思索良许久之后,只说了一句话:“江山从不缺三百死士,缺的是能容下300死士的心,如果连容人之心都没有,江山指定就亡了,这样的江山,谁还敢效力呢?” 说完转身就走,再没回头,因为他知道褚英是不会改变的。

综合看来,褚英完全是自己在“作死到底”,普通正常人都不会和他一样操作。在1614年冬天,努尔哈赤远征科尔沁,他在牢里偷偷扎纸人纸马,写上父亲、弟弟和大臣的名字,用箭穿起来扔进火堆,嘴里念叨着诅咒,盼着老爸战败身亡,自己好翻身,只不过褚英的做法,直接浇灭了最后的活命希望。
这件事情很快被看守上报,努尔哈赤气得手抖,试问谁敢相信,自己的儿子竟然会 做出这样的事情?但当时大军在外,他只能咬牙忍着。等到第二年凯旋,站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,他也想通了:如果自己真死在前线,褚英一旦掌权,后金立马内战四起,几十年基业毁于一旦,他要防范在前,必须要除掉他。褚英这个儿子,已经不是“不懂事”,而是“定时炸弹”,一旦爆炸那后果就不敢想象了。

于是在1615年那个暴雨夜,他召集四贝勒和五大臣,当众宣布处死褚英,为了就是清除这颗定时炸弹,防止他的江山不稳定。他说:“他不知悔改,心术已坏,留之必乱国。” 为了立规矩,他拔出佩刀,当场立下祖训:后世子孙若兄弟相残、离间君臣,就算是亲骨肉,也必须处死!要不然,法规何在,江山如何延续?这样的乱臣贼子,就必须要受到严惩!
当夜,褚英直接被缢死,他的尸体用白毡裹着,秘密埋在北岗,在旁边只插了根柳枝当标记,就这样褚英这个定时炸弹被努尔哈赤亲自解决。努尔哈赤还下死令:全国禁提“洪巴图鲁”这个称号,褚英的名字从皇室族谱彻底删除,等于从历史上“一键清空”。
可杀完儿子,这位铁血汗王也垮了。史料记载,他那段时间吃不下睡不着,经常一个人在城里转悠,抬头看天,长叹:“杀仇人我眼都不眨,杀亲儿子,心像被刀剜。”但作为一国之君,他根本没得选,但凡有人威胁到他的江山,他一定会不惜一切除掉他,包括所有的大臣,以及自己的儿子,换作是你,你也会这样做。亲情再深,也得给江山让路。

值得一说的是,就在处死褚英当月,努尔哈赤立刻改革制度,他亲自提出要废除“立储”,搞出“八王共治” 八个贝勒一起议政,互相制衡,只有这样,才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过错,而毁掉江山。说简单一点,努尔哈赤就是再也不敢把宝押在一个“接班人”身上了,如果这个人心术不正,那么自己的江山也就完了。
说到底,褚英的悲剧,是性格撞上了时代。他有顶级的战斗力,却没有顶级的情商和格局。在权力游戏里,光能打远远不够,还得会“做人”。而努尔哈赤,作为父亲,他心碎;作为领袖,他清醒。他用儿子的命,换来了后金政权的稳定,代价惨重,却不得不为。
对于此,您怎么看呢?
旺鼎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